怪誕、反諷、無限想像,經歷幾百年仍不斷被世人反覆解讀咀嚼畫中真意。
收藏於西班牙馬德里普拉多博物館的三聯畫《人間樂園》(The Garden of Earthly Delights)便是此主題的經典鉅作,透過十五世紀尼德蘭畫家波希細膩的畫筆,窺見五百年前人類對於世界的想像,在基督教看似的框架下,是如何枝繁葉茂地讓奇思異想開花結果。
耶羅尼米斯.波希(Hieronymus Bosch)出生於十五世紀的荷蘭中部城市丹布許的繪畫世家,活躍時期與達文西相近。
身為虔誠的保守派天主教聖母兄弟會的一員,波希的畫作主題都以宗教生活有所連結,但除了上帝良善的一面,他也描繪人類的罪惡與道德淪喪,並運用大量的符號與象徵來具體化人性醜惡的一面,作品畫面豐富複雜、暗藏玄機,每每細細品味都能有新發現。波希也因此被視為超現實主義的始祖。
《人間樂園》完全展開時寬 390 公分,高約 220 公分,畫作分為三部份:左邊的天堂、中間的人間、右邊的地獄,在波希細膩的筆觸、鮮豔的色彩之下,從創世紀到人類毀滅,波希將地球畫成魚缸般的透明球體,亞當夏娃遠走耶穌的往事在天堂上演,人間數百位裸身男女在狂放原野放縱肉慾,朝拜象徵欲望與陳腐的香甜水果,珍禽走獸與詭譎幻境交纏其間,甚至擔任地獄審判者的角色,大口吃掉墜入地獄的人類。身兼密教成員與煉金術士的波希,以高原創的眼光筆法,重新詮釋聖經文本和民間傳說。
《人間樂園》不僅在藝術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在當代超現實大師達利(Salvador Dali)的狂作中能見到波希狂想的影子,世界各國為數不少的藝術家也以《人間樂園》為藍本,創作出繪畫、現代舞劇、攝影等不同形式的作品。
波希以惡魔、半人半獸甚至是機械的形象來表現人的邪惡。他的圖畫複雜,有高度的原創性、想像力,並大量使用各式的象徵與符號,其中有些甚至在他的時代中也非常晦澀難解,因此波希被認為是20世紀的超現實主義的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