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義大利佛羅倫斯歷史中心區的烏菲茲美術館,是當今世界最著名的藝術博物院之一,從一開始的君主私人寶庫到公共藝術聖殿。烏菲茲美術館的歷史證明了比起轉瞬即逝的政治和軍事榮耀,文化藝術如何能為一個王朝、民族和國家保存永久的文化記憶和不朽的歷史聲望。

從15世紀直到18世紀早期,除了兩次短暫的政治流亡,美第奇家族“實際”統治佛羅倫斯300餘年。美第奇家族事業的奠基者是被譽為“國父”的老科西莫·德·美第奇。他是個精明的商人和政治家,也是人文主義學術和視覺藝術的熱情支持者和資助者。他僱傭一大批傑出的佛羅倫斯藝術家參與其資助的公共和私人藝術工程,並熱衷於收藏古物。
家族第二位重要人物,老科西莫的孫子洛倫佐·德·美第奇同樣是一位敏銳的政治家、文化藝術的愛好者和資助者。洛倫佐還是最早意識到古代大理石神像的審美價值並刻意收藏的統治者。他對古代雕塑的趣味和收藏逐漸成為其家族的一大傳統。經過一代代美第奇家族成員的努力,到18世紀,佛羅倫斯成為僅次於羅馬的古代雕塑收藏中心。
--------------------------------------------------------------------------------------------------
十七世紀一場異域朝聖之旅是年輕紳士的必修課,他們期望透過遊歷,精研文化、藝術、語言、古典文學,培養良好品味,學習歐陸社會習俗。這個傳統被稱為「壯遊」,「壯遊」一字最先出現在羅馬天主教司鐸理查德・拉賽斯(Richard Lassels)所著的《義大利之行》一書裡。當時名門貴族來到義大利非去不可的景點「烏菲茲美術館」。

烏菲茲美術館是義大利佛羅倫斯最重要的美術館之一,也是歐洲最重要的美術館。藏有波提切利的《維納斯的誕生》和《春》、達文西的《三王禮拜》、提香的《花神》、拉斐爾的《金絲雀的聖母》、米開朗基羅的《聖家族》、博尼塞納的《聖母子》、馬爾蒂尼的《聖告》,等眾多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家作品。

--------------------------------------------------------------------------------------------------
波提切利的《維納斯的誕生》

維納斯是羅馬名字,也就是希臘神話中的阿佛洛狄特。傳說她誕生於愛琴海的泡沫之中,一出生就完美無瑕,既不必經歷懵懂無知的童年,也不用面對終將到來的死亡。畫家波提切利從波利齊安諾一首長詩《吉奧斯特納》中受到啟迪,詩中形容維納斯女神從愛琴海中誕生,風神把她送到岸邊,春神又從右邊急忙迎來,正欲給她披上用天空的星星織成的錦衣,紛飛的鮮花加強了這種詩的意境。
在中世紀嚴格的思想控制下,愛與美之神維納斯被看作「異教的女妖」而遭到焚毀。到了文藝復興時期,為了衝破思想的禁錮而嚮往古典文化的新興的貴族和市民們,卻覺得這個從海里升起來的女神,是一個新時代的信使,把美帶到了人間。可是在強大的教廷勢力面前,依舊是有些嬌弱和惶恐不安。
--------------------------------------------------------------------------------------------------
啟蒙學者依據文化藝術成就,將美第奇家族統治時期的佛羅倫薩歌頌為人類歷史上的一個黃金時代。
十七、十八世紀傳統的壯遊行程裡,旅者選擇停留的地方基本上是當時的藝術和文化中心。巴黎、羅馬和威尼斯是熱門之選,佛羅倫斯和拿坡里也不遑多讓。無論是幾百年前,還是幾百年後,義大利始終是主要的朝聖地,人們從四面八方紛至沓來,希望一睹曾經在文藝復興光輝一時的城鎮風采,到宮殿和教堂瞻仰大師真跡或在古代文明的殘垣斷壁前憑弔往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