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典藏

達文西逝世500週年 -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 展出罕見脆弱的達文西手稿

2019年1月29日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將展出達文西手稿. 由於版畫及手稿對於光都相當敏感難以保存,所以這是15年來第一次正式對外展示。展覽亮點包括著名的「最後的晚餐」聖母岩石的祭壇作品的預備草圖,最後一部作品 「蜥蜴的忠誠寓言」(正面)的草圖和筆記。

 
 李奧納多. 達文西,「最後的晚餐」(1634),由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提供。                                               李奧納多. 達文西,「蜥蜴的忠誠寓言」(1496)。

 

 Wenceslaus Hollar, 書名頁 : Divers Anticke Faces (1677)李奧納多. 達文西。                                            李奧納多. 達文西為崇拜基督孩子的聖母祭壇設計 (約 1482-85 ) 由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提供。

李奧納多. 達文西(1452-1519)是西方藝術史上最有趣的人物之一。 在佛羅倫薩受過訓練 作為Andrea del Verrocchio(1435-1488)工作室的畫家和雕塑家,達文西也因他的作品而聞名科學貢獻。他的好奇心和對知識的永不滿足的渴望從未離開過他。他一直在觀察,試驗和發明,並且為他繪製了一個記錄他對自然調查的工具。雖然達文西完成的作品很少,但他留下了很多圖紙(差不多2,500)記錄他的想法,大多數仍然聚集在筆記本中他作為藝術家和發明家的天才在他去世幾個世紀後繼續激勵著藝術家和科學家。

達文西畫作「最後的晚餐」是文藝復興時期最著名的畫作之一。達文西在這幅作品中成功的將戲劇性的一刻,用畫面敘述微妙的人物關係,並將此時彼此的關係與情緒,安穩配置在一個有秩序的畫面中。耶穌基督頭部巧妙位於構圖中心,同時建築的透視投影和所有線都匯集在一起。門徒以四人或三人一組。畫面的構圖以耶穌為中心向兩旁展開,就像一個等邊三角形,再以高低起伏的人物動作形成三人一組的四個小三角形,使畫面顯得協調平衡又富有動態感,同時確立了文藝復興極盛時期高度理想化的構圖原則與表現手法。


 李奧納多. 達文西,「最後的晚餐」(1634)。      

達文西還運用透視法成功呈現出「最後的晚餐」中的立體空間構圖。藉由視角轉換,達成似真的視覺效果。「最後的晚餐」中使用的「交點透視法」是以景物中的天花板、牆角、地磚、壁柱連線、桌椅左右邊線、窗框上下邊線或斜角陰影邊線等的假設延長線,相交於畫面深處消失的一點,營造出景觀深入的感覺。畫中食堂兩邊的牆與天花板上一格格的嵌板都向後退,創造一種景深的效果,最後集中並消失在耶穌頭上後方的窗戶,這一點正是整個壁畫的中心點,也是視覺的焦點。窗戶的光線極其自然的落在耶穌的頭上,形成光環的效果,完美的表達了耶穌的神性。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