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典藏

清乾隆 爐鈞釉筆擱 唐英款(雋公逸玩)

爐鈞釉是雍正時期,唐英督理景德鎮御窯廠時,仿鈞窯釉⾊所繁衍出的⼀個創新釉⾊。唐英多次奉命燒造,⾜⾒雍正帝對爐鈞釉的偏愛。爐鈞釉中紫紅,藍,綠,⽉⽩等⾊熔融⼀體,斑璨淋漓。盛⾏於雍正、乾隆時期。
說起中國御窯瓷器的燒造歷史,就不得不提到其中最重要的⼈物 - 唐英。唐英(1682-1756)字俊公、沐齋居⼠、雋公、叔⼦、陶成居⼠、槯陶使者、陶⼈、蝸寄、蝸居⽼⼈等。清代陶瓷藝術家,能⽂善畫,兼書法篆刻且又精通製瓷。先後榷窯⼆⼗餘年,是御窯廠歷史上督窯時間最長、成就最⾼的督陶官。由於唐英潛⼼鑽研陶務,並且身體⼒⾏,從⽽積累了豐富的製瓷經驗,由他主持燒製的瓷器無不精美,深受兩朝皇帝的賞識,因此,乾隆年間的官窯也被⼈們稱為“唐窯”。唐窯馳名中外,無論於造型、彩繪、釉⾊、質地,都達到前所未有的⾼度。除創新之外,唐英所作的還包括仿製宋、明等過去官窯,以及各式地⽅窯如龍泉窯、宜興窯,仿外國的西洋、東洋器⽫。
在唐英監督燒造的眾多品項中,也燒造出唐英私房瓷⾃⽤或饋贈親友的⼩件⽂房器⽫,⾒有筆筒、⽔盂、筆擱...等,喜以山⽔風景、詩⽂等入飾,書“陶鑄”、“蝸寄”、“蝸寄居⼠”、“雋公逸玩”....等各式齋號落款。本件清乾隆爐鈞釉筆擱,仿以太湖⽯形制燒造,爐鈞釉⾯軌跡,似重巒疊嶂,山嵐雲霧,⾶瀑激流,變化萬千,形制與釉⾊相互輝映,將瑰麗燦爛之爐鈞釉與雋秀端麗之器型完美結合,合於天造,厭於⼈意,頗令⼈再三玩味。底部唐英落款“雋公逸玩”,實屬珍貴難得之作。爐鈞又因⼯藝難度⼤、藝術價值⾼,且傳世量減少,具有非常⼤的升值空間。從近幾年國內瓷器市場上看,爐鈞釉器物的數量少,成交價有明顯的往上攀升趨勢。收藏市場上的爐鈞釉瓷器歷來廖若晨星,得之不易,價值不菲。

中國文物 > 文房四寶

清乾隆 爐鈞釉筆擱 唐英款(雋公逸玩)

A POWDER BLUE-GROUND MOUNTAIN BRUSH REST, WITH TANG YING MARK, QIANLONG PERIOD

簡介:在唐英監督燒造的眾多品項中,也燒造出唐英私房瓷⾃⽤或饋贈親友的⼩件⽂房器⽫,⾒有筆筒、⽔盂、筆擱...等,喜以山⽔風景、詩⽂等入飾,書“陶鑄”、“蝸寄”、“蝸寄居⼠”、“雋公逸玩”....等各式齋號落款。本件清乾隆爐鈞釉筆擱,仿以太湖⽯形制燒造,爐鈞釉⾯軌跡,似重巒疊嶂,山嵐雲霧,⾶瀑激流,變化萬千,形制與釉⾊相互輝映,將瑰麗燦爛之爐鈞釉與雋秀端麗之器型完美結合,合於天造,厭於⼈意,頗令⼈再三玩味。底部唐英落款“雋公逸玩”,實屬珍貴難得之作。爐鈞又因⼯藝難度⼤、藝術價值⾼,且傳世量減少,具有非常⼤的升值空間。從近幾年國內瓷器市場上看,爐鈞釉器物的數量少,成交價有明顯的往上攀升趨勢。收藏市場上的爐鈞釉瓷器歷來廖若晨星,得之不易,價值不菲。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