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典藏

來自臺灣的榮耀 - 百濟博物館獲昭香集捐贈大批珍藏宋瓷

宋代在以往的認知中是個重文輕武的積弱朝代,經常遭到外敵攻伐,但近期史學界已經開始翻案這個傳統論調。宋代被西方學者稱為「中國文藝復興」,是美學登峰造極輝煌時代。宋瓷的沉靜素雅影響至今千餘年,被公認無法超越的極簡美學。宋代舉世聞名的五大窯 : 汝、官、哥、定、鈞窯所產出的瓷器藝術更是世界各博物館、收藏家競相追尋的珍寶,每每在國際各大拍賣會上創下驚人的成交紀錄。

在宋代盛行的「鬥茶文化」,由海上絲路流傳至日本,遂而演變為日本傳統抹茶技藝。見中國歷代的飲茶文化中,又以宋代最為講究。使用的飲茶器具即是「建盞」。宋代建盞之美,直到800年後的今天仍有遍及歐、美、日、中的陶藝家仍試圖複復刻仿效,以當代工法重現建盞之貌。其中又以「曜變天目」如同星辰般的自然釉色更是眾人所追求的夢幻逸品。也是當今陶藝家的終極追求。

來自臺灣的昭香集,對於宋瓷的投入已長達30餘年。昭香集二代掌門人陳憬耀先生認為文物不該只是收藏在自家保險櫃中,本著發揚中華文化的理念,決定將部分收藏贈與博物館,讓普羅大眾能了解中國歷代以來的文化美學與底蘊,希冀永世流傳與後人分享。故開始了博物館館藏捐贈計畫。

令人惋惜的是臺灣歷史博物館進入整修閉館三年,台灣對於捐贈文物有意識形態的紛擾,故無法將這批珍寶展示於國人面前。透過國際友人的轉介,位於韓國首爾的百濟博物館知曉了陳憬耀先生便積極與昭香集接洽。


百濟博物館是韓國首屈一指的考古博物館,對於文物的研究保存極為用心且專業,百濟博物館甚至有自己的水下考古團隊,館藏大批中國水下瓷器報括建盞、龍泉、河南、越窯等窯口。
百濟博物館對於捐贈也相當謹慎,自2016開始著手此批珍貴文物書面審核、評估、雙方多次跨海溝通親訪,還經過三次委外不記名評審、鑑定,最終確定這批文物的地位,歷史價值和學術價值。

昭香集所捐贈的珍貴文物包含建窯天目碗,包含整器與破片,包括了燒、銀毫、兔毫、蓼冷汁、紫金等、茶洋窯含白覆輪等以貿易商船等黑釉茶碗和茶入為主。共捐贈222件文物、149系列編號予韓國首爾的百濟博物館。終於在20181219日舉辦了公開記者會,並將陳憬耀先生的姓名放入捐贈名單並製作銘版掛在博物館門口,成為台灣收藏家捐贈予韓國博物館第一人!

昭香集希望未來可以持續讓大眾欣賞體會宋代美學,不僅限於建盞,宋瓷的極簡美學,更稟著回饋及促進國際文化發展與交流的使命繼續傳承。
 

TOP